2021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自行監測方案
2022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自行監測方案
企業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
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繁昌縣古竹嶺石灰巖礦年產200萬噸水泥用灰巖礦采礦技改擴建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公示
南方水泥熟料產能置換項目配套碼頭技改擴建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征求意見稿公示
南方水泥熟料產能置換項目配套碼頭技改擴建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首次信息公示
蕪湖南方45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及配套9MW余熱發電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公示
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楊山東水泥用石灰巖礦600萬噸/年技改擴建工程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情況公示
蕪湖南方楊山東礦項目竣工環保驗收
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自行檢測方案
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排放委托檢測
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楊山東水泥用石灰巖礦建設項目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公示
2018年8月1日,依據國家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批復等要求,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組織召開了楊山東水泥用灰巖礦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技術審查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安徽中望環保節能檢測有限公司(驗收監測單位)、安徽能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環境監理單位)和3位行業專家,組成驗收工作組對該項目開展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工作,繁昌縣環保局受邀列席。建設單位匯報了該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執行情況,驗收調查單位匯報了驗收調查報告編制情況,驗收工作組對項目現場進行了踏勘,并查閱了有關環保資料,驗收工作組最終形成驗收意見如下:
一、項目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建設地點:繁昌縣荻港鎮南東方向約4km處,行政隸屬荻港鎮管轄,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18°03′07″,北緯31°05′56″。地處長江南岸。該項目由蕪湖市華楊水泥有限公司繁昌縣石灰石一礦、蕪湖市華楊水泥有限公司繁昌縣石灰石二礦和繁昌縣荻港永年礦業有限公司黃興分礦三個礦山資源整合而來。
建設性質:改建
建設規模:項目建成后年產水泥用灰巖200萬t、建筑石料用灰巖50萬t、鈣質頁巖礦7萬t,服務年限19.55年。
建設內容:整合原有三座礦山。主要生產方式不變。主要是調整平面布局,新建辦公生活設施,新建廢氣等環保設施。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環保審批情況:2012年12月,繁昌縣荻港水泥建材基地礦業有限公司委托宿州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編制《繁昌縣荻港水泥建材基地礦業有限公司繁昌縣楊山東水泥用灰巖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并于2013年7月26日取得安徽省環境保護廳對本項目環評批復(皖環函[2013]825號)。
2018年6月,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委托安徽中望環保節能檢測有限公司為該項目編制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
(三)投資情況
實際投資:整個項目投資58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721萬元,占總投資比例為12.4%。
(四)驗收范圍:整體驗收。
二、項目變動情況
本項目現階段建設情況與環評及其批復階段要求基本一致,未發生重大變動。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氣
本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為采石場開采和礦石加工過程、臨時堆場、裝卸運輸過程排放的粉塵。其中破碎站破碎篩分工序粉塵為有組織排放,其他為無組織排放粉塵。
1、露天開采粉塵
礦山露天開采生產廢氣包括爆破、鏟裝、道路運輸等產生的粉塵;爆破產生的炮煙等。本項目采用穿孔設備自帶除塵設施,設立車輛進出口輪胎沖洗點,運輸車輛采取密閉運輸,嚴格控制運輸車輛超載超限潑灑行為。
2、破碎站粉塵
項目工業場地設置破碎站一處,布置兩條破碎篩分生產線,一破設置兩套袋式除塵設施,排氣筒高15m。二破設置1套袋式除塵設施,排氣筒高15m。凈化效率達到99%。
3、無組織排放廢氣
礦山粉塵無組織排放主要是:破碎機集進料口、產品堆場、輸送廊道、運輸道路等。
項目在各堆場設置封閉的物料庫,料庫口設置噴淋裝置,對輸送廊道進行封閉;各物料落料點設置布袋除塵裝置,減少揚塵產生。
4、交通運輸揚塵
根據繁昌縣綠色礦山建設要求,礦區主要運輸道路和工業場地道路進行了硬化,運輸道路路面為混凝土路面,采取定期清掃、灑水、控制車輛車速等措施。
(二)廢水
礦山正常生產期間,主要廢水污染源為車輛沖洗水、生活污水、雨季礦區淋溶水等。廠區實施雨污分流,排污口設置規范。礦山在工業場地設置運輸車輛沖洗平臺一處,沖洗廢水經過三級沉淀池處理后循環使用,不對外排放。車輛沖洗廢水沉淀池容積30m³。生活污水在經沉淀處理后,用于場地降塵,對受納水體流洞河影響較小。
(三)噪聲
項目周邊實施搬遷后,最近居民點在 1000 米以外,本項目只有長白班,夜間不生產,對居民影響小。破碎機、振動篩空壓機等采取隔聲、減振、消聲等綜合控制措施。
(四)固體廢物
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有:廢土石、生活垃圾等。
廢石全部綜合利用。表層剝離土在堆場暫存,用于閉礦后的生態恢復,并做好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
生活垃圾,采用集中收集,然后送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五)生態保護措施
1、表土堆場生態恢復措施
本項目設置1處單獨的表土臨時堆場,設在原黃興礦區北側已有的采坑,礦區南側已有的采坑地勢較低,適于修建表土堆場。
驗收期間截止2018年6月,結合繁昌縣綠色礦山建設,礦山對臨時表土堆場的表土進行了綜合利用,后期用作生態恢復。對表土堆場進行了植被復墾,主要采取的措施為表土覆蓋,撒播草籽,主要選用當地適宜生長得高羊茅。
2、工業場地綠化
驗收期間截止2018年6月,結合繁昌縣綠色礦山建設,礦山對臨時表土堆場的表土進行了綜合利用,后期用作生態恢復。對表土堆場進行了進行植被復墾,主要采取的措施為表土覆蓋,撒播草籽,主要選用當地適宜生長得高羊茅。
3、運輸道路沿線恢復措施
礦山運輸道路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了施工作業帶寬度,盡量避開雨季和大風季節。目前礦區運輸道路已經進行了硬化,并設置了截排水溝和生態恢復措施。
4、開采平臺生態恢復措施
礦山對現有開采臺階進行撒高羊茅草籽進行生態恢復。
5、礦區水土保持措施落實情況
礦區開采平臺和運輸道路以及工業場地設置了截排水溝和沉淀池。加工區至礦區路面已經硬化,道路兩側設有排水溝。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2018年6月4日~6月5日、7月22日~7月23日,安徽省中望環保節能檢測有限公司開展了現場驗收監測工作。驗收監測期間,企業生產正常,設施運行穩定,滿足驗收條件。
1、廢氣
驗收監測期間,周邊環境空氣均能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限值要求。工業場地破碎站1#~9#除塵器排氣筒,出口顆粒物排放濃度、速率最大值均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二級標準規定限值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表1標準限值要求。企業邊界各無組織源下風向監測點的顆粒物濃度最大值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1.0mg/m³的要求。監控點與參照點最大濃度差值滿足《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表3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
2、地表水
驗收監測期間,地表水水質監測共設3個監測斷面,監測結果顯示各項監測指標均能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Ⅲ的類水標準。
3、地下水
驗收監測期間,地下水水質監測共設3個監測點面,監測結果顯示各項監測指標均能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及《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中Ⅲ類水標準。
4、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工業場地晝間和夜間廠界噪聲監測值均符合《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的2類標準,各敏感點晝間和夜間聲環境質量監測值均符合《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
5、土壤
驗收監測期間,礦區土質較好,滿足《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GB15618-1995 )二級標準及新頒布的建議標準《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一類用地篩選值要求。
4、固廢處置情況
驗收調查顯示,各類固體廢棄物均得到了有效處理處置。
五、本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根據驗收監測和檢查結果,該項目廢氣、廢水、噪聲、土壤均達到相應的標準,固廢、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建設完成,滿足環評及批復要求。
六、驗收結論
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中所規定要求:本項目建設前期環境保護審查、審批手續完備,技術資料與環境保護檔案資料基本齊全;環境保護設施已按環評及批復的要求落實,環境保護設施經負荷試車檢測合格,具備環境保護設施正常運轉的條件。驗收組成員認為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楊山東水泥用石灰巖礦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合格。
七、公司承諾
1、建立健全企業環境保護制度,對職工進行宣傳教育,提高其環保意識。
2、加強各項污染物的處置措施的運營維護,嚴格控制各類污染物的排放量,盡量減輕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3、加強各類固體廢物處理處置工作,強化臺賬管理;及時開展生態恢復工作。
公示期自本日起二十個工作日以上
聯系人:喻遠祥
聯系方式:13625692233
附: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楊山東水泥用石灰巖礦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報告
2018年08月3日
蕪湖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地址:蕪湖市繁昌縣荻港鎮新河村 電話:0553-7319666 7319988 傳真:0553-7319666 皖ICP備19020452號-1 皖公網安備34020002002910號 皖公網安備34020002002876號